马克思主义学院
2025-2026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教研室(系)教研活动计划表
时 间 |
活动主题 |
活动地点 |
备 注 |
第1周 周五5-6节 |
学期工作准备 1.准备教学内容。包括国家政策解读、时事案例分析、国内外形势分析。 2.准备教学方法和手段。采用讲授、讨论、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。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。 3.教学组织安排。制定导学内容,教学合作等。 |
学院20218会议室 |
|
第3周 周五5-6节 |
教研主题:“人工智能+”教育教学 1.组织教师认真学习《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,交流学习体会,深刻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变革性影响。 2.结合形策课程特点,开展AI教学应用案例分享。组织研讨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、全过程,创新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,构建智能化情景交互学习模式,开展方式更灵活、资源更丰富的自主学习,推动育人从知识传授为重向能力提升为本转变。 |
南岸校区第二教学楼20218教室 |
|
第7周 周五5-6节 |
教研主题:培养方案修订 1.结合《工程教育认证标准》《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、三学期制、场景项目式教学、AI赋能教育教学,研讨2026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、毕业要求与核心能力指标点、课程体系重构、学分学时优化、OBE理念落实、特色与优势凝练等核心要素,充分论证课程设置的逻辑性、先进性与可行性,明确修订重点、难点和关键时间节点,确保新版培养方案的科学性、前瞻性与竞争力。 2.重点开展形策课的场景项目式教学、AI赋能教育教学,研讨本课程的逻辑性、先进性与可行性。 |
学院20218会议室 |
|
第11周 周五5-6节 |
教研主题:审核评估整改 1.教研室根据学校和学院制定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方案,对照“问题清单”和“责任清单”,逐项核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、阶段性进展与实际成效,持续深化整改工作。 2教师个人深入分析整改过程中的新问题、新挑战,交流分享有效的整改经验与创新做法,重点研讨如何建立整改长效机制,实施“台账式管理”,定期检查、销号与总结,将评估整改要求融入日常教学管理、质量监控和专业建设中,确保整改成果制度化、常态化。 |
学院20218会议室 |
|
第15周 周五5-6节 |
教研主题:拔尖人才培养 1.围绕学校“钱学森学院”筹建,结合课程特色与优势,积极思考本专业在钱学森学院建设中的定位与贡献,研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或协同培养计划。 2.重点探讨如何参与选拔拔尖学生、构建个性化培养方案、配备高水平导师团队、设置挑战性课程与科研训练项目、营造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、搭建优质资源平台等具体举措,协力提升拔尖人才培养质量与显示度。 |
学院20218会议室 |
|
第19周 周五5-6节 |
学期工作总结 1.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总结。 2.期末归档材料要求。 3.试讲下学期新进主讲教师。 |
学院20218会议室 |
|
教研室成员名单:孙渝莉、任超阳、苗金燕、常婷婷、肖慈远、范施懿、ト繁强、甘溦、王志蠢、黄警秋、庞贺峰、任保鹏、王立菲、张荣杰、张甜甜、陈柯蓓、曾友谊、陈展、蒋文静、曾杨、翟东波、高德辉、李坤、王礼刚、魏铜铃、郑廷友、任海涛、张智、唐好林、罗丙军、尹作发、昊莉、何秋容、韩正清、武丽佳、李小博、彭春雪、周小萍、蒋杰 |
教研室(系)主任(签字): |
学院意见 |
学院负责人(签字): (盖章)教学秘书王凡 |